地质八队党委书记 李华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质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地质人才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当前,地勘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尤其是年轻优秀人才,成为地勘单位产业机构转型升级、占领服务市场份额、地质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为年轻干部提供一个快速成长成才的平台,营造更为良好的年轻干部成长环境,摆在了众多地勘队伍面前。笔者结合我队年轻干部队伍实际,试图通过对其成长成才环境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几点拙见。
一、地勘队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环境
当前,各地勘队伍老一代地质工作者逐步退休,人才出现了断层,人才短缺正成为困扰地勘单位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地质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勘单位纷纷打开“闸门”,大力吸收和引进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找矿大军中来。然而,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新进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短期内还不能独立从事野外一线工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担纲重大地质项目的年轻干部少之又少。
客观上讲,在地质项目增多、老地质工作者逐渐退休的情况下,地勘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更为乐观。但受工作经验不足、理论功底不扎实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单位声誉、工作质量和效益,不少地勘单位都不敢或是不愿意放手让年轻人去担当。如遇到重大地质项目,为解燃眉之急,地勘单位只能返聘退休地质人才,到野外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因此,一个时期内,地勘年轻干部只能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带领下开展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地勘年轻干部成才成长依然面临不少困惑。
二、地勘队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地勘单位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退休制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及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对地勘单位年轻干部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过去那种岗位稳定感已不复存在,年轻干部更多关注的是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成长成才。
当前,多数地勘年轻干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岗位成长成才愿望,但不少年轻干部岗位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愿望与行动存在较大差距。刚参加工作之时,很希望能在老地质工作者的带领和指导下到野外实践,以补充在学校实践不足的缺陷;几年后,注重体现自身价值的年轻干部认为实践经验得到了充实,有能力担当部分地质项目了,却依然只能跟随他人做基础的、浅面的地质工作而感到失望,产生悲观情绪,工作较为被动。
诚然,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传帮带下,不管是野外工作还是室内综合研究整理能力,地勘年轻干部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较快的提高。对于急于表现自己、体现价值的年轻干部,地勘单位在时机成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考虑给他们一些成长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地勘队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中期,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大幅上升,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地质人才已成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要“以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地质找矿是很特殊的专业,没有一线实践经验专业人才就无法成长。因此,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年轻干部成才应从重大地质项目的实施、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做好工作;对于年轻干部本身,要梳理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做到心系单位、命运与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平心静气、勤学善思。
1、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锻炼一批年轻干部技术骨干。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强调:“要建立通过‘大项目、大投入、大成果’来培养骨干人才、领军人才甚至院士的机制”。各地勘单位在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要放手年轻干部到野外一线实践,以大项目为载体,让年轻干部地质人员肩负重任,使其在重大地质项目的实践中加快成长。
2、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地勘单位要制定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年轻干部自身竞争力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建立和完善“找矿贡献奖”、“重大地质服务项目奖”和“年轻干部岗位能手”等评选、奖励机制,开辟“技术创新交流会”,开展多层次的专业读书活动以及技能比赛等活动,探索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开展业务技术交流,实现找矿技术共享,把师傅带与网络学结合起来,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激励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自信,在推动地质事业科学发展中体现价值。
3、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没有修炼的人生,无以谈成就;没有成就的人生,无以谈价值;没有价值的人生,无以谈人生。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征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羁绊的精神动力。年轻干部加强政治理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弘扬“三光荣”优良传统,树立正确、高尚的价值观,以规范和指导日常行动。
4、心系单位,命运与共。当前,地质事业改革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单位面临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作为年轻干部职工,在意识层面,更需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发展和单位命运系在一起,树立“队荣我荣,队耻我耻”的荣辱观,全力为单位的“突围”出谋献策,积极为大队发展排忧解难。在日常工作中,要围绕大局,立足本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打造一支“技术强队、管理强队、经济强队”。用年轻干部特有的朝气和勇气,大胆创新、敢于冲锋,在工作中彰显青春激情、才华、智慧和力量。
5、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对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年轻人要有一种积极向上、力求进取的态度,但同时更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单位的需求出发,从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出发,做出正确的自我定位,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赢。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我们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时候,更加应该专注于手头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
6、平心静气,勤学善思。年轻干部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容易产生急躁、浮空的心理,有时更会急于求成。而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取得成功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命不竭的动力,是个人发展进步的基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经过充分的磨砺才会把自己锻炼成为一把锋利的“砍刀”,才能在职业舞台上表现自己精湛的武艺。一要静下心来,发奋学习。要克服各种外在制约和内在惰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抢时间,从书本、他人、实践中学,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真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要善于思考,注重总结。我们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分析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和教训,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善,避免以后再走弯路、错路。经风雨,方能见彩虹。三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具体的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内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