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3日 晚10点从湛江南站出发,第二天辗转深圳坐上高铁,途经福建漳州、龙岩、长汀,经过一夜又一日的舟车劳顿,我们一行50名党员终于在14日傍晚6点多到达了红色故都——江西瑞金。
瑞金市委党校的方主任和钟老师在车站热情地迎接我们。按照大队党委的统一安排,我们作为第二期学员将在红都瑞金进行为期三天的“两学一做”现场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
15 日上午,在瑞金住地举行开班仪式和作苏区精神专题授课。开班前,瑞金市委党校方主任教大家唱苏区红歌: “啊 吔 尔 嚟 ……苏区(介)干部好作风,自带(介)干粮去办公,日穿(介)草鞋干革命,夜打(介)灯笼访贫农……”当我们大家跟随方主任唱这苏区红歌时,声音总是有点放不开,觉得脸上有点发酸。几经方主任的鼓动,大家才慢慢地大声地跟着唱了起来、和了起来。从歌词中,我们初步领略了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内涵所在。
开班仪式简洁简短。瑞金市委党校陈县平副校长和地质四队黄洪副队长分别在开班仪式上作了动员讲话。
开班仪式后,瑞金市委党校王俊峰老师作了《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的专题授课。王老师讲述了中央苏区是如何开创的、苏区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为什么苏区精神的内涵是这样的等三个问题,重点讲述了建立中央苏区(1929年~1934年)的那段艰难革命史。80多年过去了,我们身临瑞金再次听起,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心中深有感触、感慨万千。
15 日下午,我们一行冒雨参观了“二苏”大礼堂旧址、参观沙洲坝旧址听红井故事喝红井水。
在“二苏”大礼堂旧址,我们一行50名党员坐在一排排的长条板凳上,听瑞金市委党校的钟老师讲述召开“二苏”大会时的情景,讲述了中央苏区的群众路线,共产党给老百姓分田地办实事,老百姓踊跃当红军支援共产党闹革命。在沙洲坝旧址红井旁列宁小学,我们坐在一排排的长条板凳上听瑞金市委党校的赵老师讲述毛主席为老百姓挖红井的故事。我们冒雨参观红井、喝红井水,然后,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毛主席当年居住办公的旧居。因下雨加上时间不够,大家只好坐在电瓶车上游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沙洲坝的各部委旧址。所有旧址都是农民当年的瓦房围屋,办公简陋,行装简朴,可见当年闹革命的艰辛。
16 日上午参观叶坪旧址群。我们一行怀着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红军广场,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面向红军烈士纪念碑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参观毛主席当年在叶坪居住办公的旧居,看那卡留在古樟树杈上未爆炸的炸弹,仍能感受到当年国民党飞机轰炸叶坪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参观中央警卫营旧址,听讲解员讲“八子参军”故事,那声情并茂而富含深情的讲解,让我们饱含着泪水心情沉重,让我们感叹当年当地农民的纯朴,感叹当地农民支援红军的那种无私,同时也感受到当年国民党军队的可恨。当我追问,当年送八子参军、八子都牺牲的杨荣贤老人家的后人时,钟老师告知我,红军被迫撤出苏区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支援共产党闹革命的农民、参加红军的家属实行“草木要过火,砖石要过刀”的灭绝人性的杀光政策,杀害了杨荣贤全家老小没留下后人。国民党军队那惨无人道的暴行让我们感到十分的震惊。我们参观了“一苏”大会旧址谢家祠堂,见证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感受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简朴,各部委办公室的简陋。古樟参天,绿树成阴,一座座农村瓦房围屋构筑成的革命旧址群,诉说着当年那段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史。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真切地感受了“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共和国摇篮”的真正含义。
16 日下午,前往长汀县参观当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参观瞿秋白就义地、瞿秋白纪念馆,“信了,就为之坚守、为之奋斗、必要时为之牺牲。”瞿秋白用年青而宝贵的生命“为之坚守”告诉我们什么叫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接着参观了杨成武上将纪念馆。
17 日上午,参观瑞金游击大队革命遗址,听赵老师讲述“红土忠魂”——革命先烈刘伯坚那坚定信念、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动人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17 日下午,参观沙洲坝乌石垅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群。在中央军委总动员武装部旧址围屋里,瑞金市委党校方主任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真情守望红军丈夫75年的陈发姑故事《一生守望》,让我们聆听了那段忠贞的绝世经典的红色爱情故事,让我们无不为之动容。最后,参观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在旧址围屋里,瑞金市委党校陈县平副校长作了“永远跟党走”激情教学讲演,让我们难忘初心。
至此,为期三天的“两学一做”现场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正式结束。18日上午,我们第二期50名学员带着苏区精神带着心中的感动一早离开瑞金踏上归途。
那似曾相识的围屋、景物,那似曾听过看过的故事、情节,是因在影视上见过、在书报上读过。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亲身到现场亲眼见过、亲耳听过、亲身“体验”过之后,听觉视觉上不一样、内心感受上不一样。三天来,我们一直在感动中、震撼中,一路饱含着泪水,那景物、那故事触碰我们心灵深处,灵魂受到革命传统苏区精神的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
回来后,我认真阅读了瑞金市委党校讲师刘萍撰写的《纵论红都》及带回的一些苏区史料介绍,也正好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毛泽东》,对当年红军创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艰难历程和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瑞金,这个江西省东南边陲的小县城,四周山峦叠嶂,草木翠绿。80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主力部队从井冈山转战赣南来到这里。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瑞金成为“赤色的首都”。从1929年到1934年,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一共存续了5年零8个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和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和红都瑞金所进行的革命实践,是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预演,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政、治国、治军的领导骨干。苏区人民为此革命实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奉献,可歌可泣。
红井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关心老百姓疾苦,为老百姓办实事。共产党根植老百姓,与老百姓鱼水情深,才得到苏区老百姓的拥护、“支红”,才有“八子参军”、“一生守望”的悲壮。“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在苏区建立的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之本。历史告诫我们共产党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漠视群众,要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坚定信念,才能做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才能为之奋斗,为之牺牲。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就是要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做一名理想信念坚定、“四讲四有”的合格共产党员。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老一辈共产党人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决心,为信仰,为民众,打江山,创伟业。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面对地勘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时,不要抱怨,畏缩不前,而要想方设法,战胜它、克服它,把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绩。每位党员都要有责任担当、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勤奋工作,为推进地质事业改革、地勘经济发展、队伍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