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
?
窦磊,博士,36岁获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粤地质人才学科带头人,获第二届“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他 所主持或主要参与的多个项目均以“优秀级”通过了项目实施单位组织的评审验收,先后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项目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地质局和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技术奖6项。
在专业技术方面,窦磊参加工作十年来获多项荣誉:2015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4;2014年,主持完成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获广东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4年,参与完成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广东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5;2013年,作为技术负责完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特色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地球化学评价,获365bet官方平台地质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2年,主持完成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化过程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365bet官方平台地质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
?
有理想,献身地质
窦磊初入大学时,正逢地质行业处于低谷时期,很多毕业生因为从事地质工作没“钱途”而纷纷转专业或转行做其他工作,而窦磊却不为所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他深深地被地质学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他暗暗在心中立下了志向:要将地质科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为之奋斗不遗余力。 本科毕业后,窦磊更加确定了自己对地质的热爱。他考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继续深造,攻读了硕士学位,之后又考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 窦磊 博士毕业后进入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一直从事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人生总要有个目标。既然把地质工作作为了自己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 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要 义无反顾的选择敬 业。 ”窦磊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
说起地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都是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是什么?没听说过。其实,地球化学勘查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 窦磊在 博士期间,就开始专研此方向,工作后也是一直从事地球化学勘查工作,这一干就是十来年。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通俗点说,化学元素好比地球的“基因”,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就好比给地球绘制基因图谱,以此认知地球,为各类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窦磊笑着介绍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是一项以摸清土地质量家底、确保农产品质量生产源头安全和挖掘土地资源利用潜力为主题,以安全有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价值及增加农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重要农业区、人口密集经济区为重点,国家目标与地方具体目标相结合,提高土地质量管护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调查工作,具有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其调查成果具有超前性、全程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可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服务;同时也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并在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整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8 年,刚参加工作的窦磊,就被委以重任,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之一,参加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 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总经费四千多万元。
窦磊是主要参与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系统采集了岩石、土壤、沉积物、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干湿沉降、农作物等各类样品,组织开展名特优农产品产地调查、肝癌鼻咽癌高发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项目成果于2012年4月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的评审,为优秀级,被评定是 “ 一项具有重大地域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外同类项目的领先水平”。该项目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迄今为止覆盖面积最广、调查 介质最系统、分析测试指标最全面的一项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完成调查面积4.8万平方千米,取得了全国示范性成果,为国土资源规划、管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项目成果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未来不迎,当下不杂。”窦磊用曾国藩的这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心态。简单有序的活在当下,不去过高预期未来,安心做好自己的事,不去想以后的回报。他相信,当下努力工作,将来该得到的都会得到,一切将会水到渠成。无论是以前的学生时代,还是现在的工作中,窦磊都保持着这一份淡然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学知识,长本领。即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寻求解决的办法。
?
出野外,不言苦累
地质人既是办公室的高级白领,亦是穿山越岭不畏艰难险阻的特种兵。比起在办公室写报告,窦磊更愿意出野外勘察,即使野外的工作艰苦非常。他说:“在野外,让人感觉更加轻松愉悦,看着那些山山水水,令人很放松。”
工作区位于深山老林,人烟罕至,交通、通讯严重滞后。在野外工作期间,窦磊和同事们,每天吃过早餐,带上中午的干粮,背上工具,便开始跋山涉水,在沿路勘探中披荆斩棘、相互扶持,开展地质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在顺德进行采样工作时,项目组原计划雇当地老乡来干活,可是,工作太苦太累,没有人愿意干,只有自己干。”野外取样常需要挖剖面,老乡们不愿干,窦磊和同事们就自己干。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很快一个深度 2米 左右的标准剖面就挖好了,窦磊他们都成了挖坑的好手。老乡打趣他们说:“你们干地质的,真是比农民还农民啊!”
“阳春和风,白雪如歌”。阳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窦磊和同事们在阳春开展了野外调查与采样,山势陡峭、灌木丛生,无路可走,大家只好拿着镰刀进行“拱山”,砍掉灌木杂草,开辟出一条路。遇着较高的山,大家只能拉着比较结实的野草往上攀登,一路采集土壤样品只有干完活儿才能下来。常常一条线走下来,土壤样品重达几十斤。等到窦磊等人背着重重的样品返回驻地,已是满天星斗了。
“野外地质工作确实比较艰苦,与其他经常跋涉大山的同事相比,自己的野外地质工作就算不上苦和累了。 ”窦磊认为,自己出野外的时间还是太少了,野外工作经验欠缺。他觉得,博士更应该跑野外,地质工作的重点就是野外的第一手资料。窦磊常把自己与更优秀的人作对比,博士期间,他常跟着自己的导师在野外工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从无怨言。他常想,“别人都可以,为什么自己不能适应呢?”苦累是无法回避的。
?
讲奉献,愧对家庭
人们常说,从事地质工作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窦磊的牺牲和奉献不仅来自他本人,还来自他的家庭。为了保证项目的时间和工作质量,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也成了家常便饭。窦磊的妻子非常理解自己的丈夫,从不抱怨,虽然自己工作也忙,但总是尽量承担家里的事务,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为此,窦磊对家庭也充满愧疚,他宁愿妻子抱怨几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仍然在努力追寻自己的地质事业梦想。
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把2岁的儿子送去了幼儿园,让孩子提早适应集体生活,自己将更多精力放在新申请的项目上。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太适应,经常生病。孩子身上长了很多疹子,窦磊的妻子急忙把孩子送去医院,但是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儿科不接收患皮肤病的孩子,皮肤科又不愿接收幼儿,住院变得非常麻烦。妻子为了给孩子办理住院手续忙里忙外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才让孩子顺利住院。而这些,出差在外地的窦磊在孩子住院四天后才知道,妻子没有喊一句累,只是说:“你有工作就去忙吧,家里有我呢!”能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窦磊很是感激。
窦磊只能偶尔周末回家陪伴亲人,周一早晨,他必须搭乘最早的大巴出发,回到工作岗位。凌晨五点,知道爸爸要出门的儿子就醒了,抱着爸爸哭,不想他出门。窦磊无奈,哄着儿子:“那爸爸不去上班了,在家陪你好不好?”“不行,爸爸必须去上班。”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在父亲节的的时候说“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因为每周他走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儿子的懂事,让窦磊既欣慰也心酸。
?
肯钻研,迎难而上
当前,地质环境方面立项难度增加,面临着僧多粥少的情况。单位里很多年轻同事,主动找到窦磊,跟他要项目来做。然而,面对立项难的现状,窦磊也很是发愁。有人对他说:“没项目做不正好清闲嘛?既然难立项就不做呗。”但是,窦磊不这么认为,他还是想要多做项目。对他来说,立项成功和项目出成果是最令人开心的两件事。
在年轻同事眼中,窦磊像兄长一般亲切,经常给大家指 导技术方法方面的难题。窦磊也直夸单位氛围好,大家都很有干劲。“当时我在物化探室,年纪排第二大,虽然我比大家晚来单位一两年,但是我研究这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有些许自己的感悟,与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谈不上指导,就是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技术方面的问题。”窦磊回忆道。
窦磊认为,没有不会干的事,只有不愿学的人,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在工作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他会主动学习,通过查资料、与同行交流等方式寻求解决难题的办法,拓宽视野,找准方向后再自己琢磨。为此,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
在窦磊的心里,野外勘查算不上辛苦,真正令他感到苦闷的是人们不了解地质,更不了解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并不能马上转化为经济效益,但这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先行性的工作。窦磊与同事们想方设法让地方政府及公众们了解项目的重要性,通过邀请媒体前来报道,给地方政府写专报等方式积极宣传项目成果。
然而,项目成果的宣传并不顺利。因为人们对地球化学勘查不了解,所以窦磊等人去到地方推介项目成果,屡屡碰壁,很多地方都是直接拒绝。但他们不气馁,反而更加热情的推介项目成果,一次又一次请对方了解项目,慢慢改变人们的观念。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 项目 调查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富硒土地面积达1.1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周围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丘陵区,潜在经济效益数百亿元,利用项目成果当地农业部门开发了省内首例天然富硒大米——“珍香牌”富硒大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空间,为我省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新的范例。
?
“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这是温家宝《地质笔记》中的一句话,窦磊常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向老一代地质人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手持罗盘,身背行囊,翻山越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以传承地质精神为信念,以艰辛的工作,默默的付出,用行动诠释地质“三光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