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广地珠宝的同志都知道广地珠宝近年来效益不错,却不知道在繁忙的经营之余广地珠宝还能开展科研活动。由本公司总经理侯舜瑜、副总经理项贤彪主持的省局地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天然与人工优化处理翡色系列翡翠的鉴别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翡色翡翠研究》)2009年4月11日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被评为优秀科研项目。
成功的背后都是艰辛的努力,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广地珠宝的科研故事。
首先给大家介绍技术负责人侯舜瑜同志。
跟侯总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侯总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精明的商人。却不太知道他的学术造诣也很高。作为国内第一批珠宝专业研究生,严格的培训造就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善于发现和总结的科研思维能力。在担任测试中心岩矿鉴定室主任等职务时,他就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侯总治学严谨,他把学术研究看得很崇高、很圣洁。他常说文章千古事,也许许多年后别人不知道有广地珠宝,但是学术研究却能让你永远青史留名。如果说经营企业的成功是“立功”,学术研究是“立名”,立功和立名,他显然他更看重后者。两年多来,侯总对课题的挚爱和投入,让我深深体会,骨子里他更是一个学者而不是企业家。
对《翡色翡翠研究》课题,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首先,作为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他认为科学研究必须言前人所未言、取得开创性成果的才是真正的研究,为此他始终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及课题组。从课题样品的收集、实验手段的采用,每一道、每一步都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科研的规范开展,所有成果与观点都务必是以坚实的实验数据为依托。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他和其他课题组成员曾经认为某个实验方法能得出想要的结果与数据,结果事与愿违,最后他们只有放弃。在调整思路和方法后,过了两三个月,终于柳暗花明,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次,他又是称职的项目管理者。曾经主持课题研究的经验,使他对如何驾驭课题得心应手,知道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如何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研究亮点。在人力、财力、物力,甚至时间的投入都有太多的掣肘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组织各种资源为课题研究服务。做到生产经营、科学研究两不误。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侯总主要靠牺牲业余时间来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在商场应酬之余,晚上八九点他还返回到办公室加班,有时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查阅最新科研书籍、资料。在项目即将结题之前,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规划,一天必须写一到两千字,并且无论多忙一定做到。结题报告以及科研项目附属的《相玉》一书厚了又精简薄了,几易其稿,从文字到内涵都精益求精。
还有项目负责项贤彪同志。他在我们广地珠宝享有“首席科学家”的美誉。这是因为一方面,多年来他一直战斗在珠宝鉴定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珠宝鉴定各方面的疑难杂症都能给出准确的判定。另一方面,他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平时喜欢琢磨新的鉴定设备、鉴定手段的应用,始终关注珠宝鉴定学术前沿最新动态。积极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努力提高鉴定自动化水平。正是他敏锐地发现目前国内对翡色翡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市场上对翡色翡翠需求呈上升趋势,优化处理的翡色翡翠越来越多。从鉴定业务实操的需求方面看,迫切需要对天然和优化处理的翡色翡翠鉴别规律进行总结,也需要从成矿机理、致色原因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好的项目等于成功了一半,再加上他和侯总的完美组合,一个负责宏观掌控,一个长于具体实施。整个项目就在两个火车头的牵引下一路顺利走过来。
还有刘书东、赖文波、徐伟三位同志,他们对课题研究同样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和精力,积极主动地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采集样品、制作标本、拍照片、做实验,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正是整个团队既有好的领头人,又有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队员。广地珠宝的科研团队才显得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
两年多的艰苦付出,今朝终于破茧成蝶。《翡色翡翠研究》对广地珠宝来说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科研成果,更是收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对科研的挚爱、对从事珠宝行业的挚爱。我们无愧于“专家打理”的称谓,有了它明天我们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广地珠宝 江勇刚)